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青海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是哪些 青海民族大学开设哪些专业

2023-07-16 13:22:25 | 三涯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63010748隶属于:——

青海民族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青海民族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网络工程

青海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公共管理、中国民族史、汉语言文学化学、药学、数学、政治学等
二、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建校初期经历了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等阶段,1956年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并开展本科教育。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09年4月,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201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为我校单列博士招生计划,目前已招收5届,2018年已有2名博士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民族学为博士授权一级学科。2018年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立项我校民族学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省内一流建设学科。建校69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始终坚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发挥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职能,紧扣国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为青海和藏区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并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支撑。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8.9万余名来自于民族地区、服务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各民族人才,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推进藏区民主改革,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1个民族的13918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本科生9400名,硕士研究生1609名,少数民族学生7769名,占在校学生的55.82%;藏族学生4884名,占在校学生的35.09%。

学校现有24个学院,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8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九大门类,其中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33个,占比为56.9%,理工医类专业25个,占比为43.1%,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和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6个省级、校级研究机构;有1个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有71间智慧教室。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4种以民族学与文化学为重点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跻身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核心期刊行列。

学校现有113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20名,正高级职称人员155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3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72名。拥有国家*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学者1名、青海省优秀专家10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名、青海省教学名师3名、青海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1名、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杰出人才3名、领军人才18名、拔尖人才29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1个、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及讲座教授33名、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41名。

三涯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青海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是哪些 青海民族大学开设哪些专业”相关推荐
青海民族大学有什么专业 青海民族大学哪个专业好
青海民族大学有什么专业 青海民族大学哪个专业好

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考研调剂要求(青海民族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考研调剂要求已经公布,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一、调剂条件1.满足《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相关调剂要求且符合我校专业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B类考生)》,个别专业须达到我校自主确定......

2023-04-26 02:21:34
青海民族大学是几本 青海民族大学全国排名多少
青海民族大学是几本 青海民族大学全国排名多少

青海民族大学是几本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本。民族学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省内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分东序、西昆、南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50.43万平方米。青海民族大学介绍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建校初期经历了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等阶段,1956年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并开展本科

2023-06-03 17:14:03
青海民族大学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全国排名
青海民族大学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全国排名

青海民族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全国排多少?第几位?“青海民族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这份资料,能帮助中国2022年的高考生了解:青海民族大学排名全国多少位?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帮大家了解青海民族大学是一所什么档次水平的学校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将奉上青海民族大学的王牌专业排名。 一、青海民族大学排名全国多少名? 1、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青海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416名

2023-05-06 00:40:46
青海民族学院是985吗 青海民族学院排名多少
青海民族学院是985吗 青海民族学院排名多少

青海民族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青海民族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

2023-06-17 18:50:47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民族学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民族学专业的985类大学有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二、民族学专业简介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习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等,进行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的处理和解决以及宗教活动的管理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宗教民俗文化《人类学》

2024-05-04 19:13:14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民族学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民族学专业的211类大学有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二、民族学专业简介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习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等,进行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的处理和解决以及宗教活动的管理等。 关键词

2024-06-12 16:19:08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民族学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开设民族学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百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凯里学院。二、民族学专业简介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习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等,进行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的处理和解

2024-06-12 19:29:13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民族学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民族学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开设民族学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西南大学。二、民族学专业简介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习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等,进行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的处理和解决以及宗教活动的管理等

2024-06-12 16: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