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

2023-12-28 22:17:31 | 三涯网

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三涯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

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

新高考中的六选三组合没有好坏之分,主要与你的兴趣爱好和对专业的要求有关。如果你对工科专业、生物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感兴趣的话,你选择的物生地应该是最好的。只有你对专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才能选择一个合理的六选三组合。

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

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

2024年 江苏 新 高考 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

来源:江苏省教育 考试 院 三涯网

网址:

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适用于 北京 市、 天津 市、 河北 省、 辽宁 省、 上海 市、江苏省、 浙江 省、 福建 省、 山东 省、 湖北 省、 湖南 省、 广东 省、 海南 省、 重庆 市及后续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 新生 开始实行。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高校按照《指引》要求,编制了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现予以公布,供参加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的学生选科时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高考模式。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科目中选择2科。考生填报院校专业时,其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高校专业选科要求。

2.招生院校及专业。需特别说明两点:一是高校报送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所有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招生当年并非所有编报的专业都会在我省安排招生计划;二是高校编报的招生专业并非都会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高校在招生当年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各省物理类和历史类计划。综上,2024年在我省实际招生的高校、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校相关专业是否在我省分别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以招生院校当年在我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3.选考科目要求。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实际,选择1科、2科、3科或不提要求。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指定的2科或者3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考生根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3科即可。

4.查询途径。考生可访问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

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

2025年物生地可以报那些一本大学

物生地可选大学名单有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大学。

1物生地可选大学有什么
物生地可选大学有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大学。
物生地可以报考很多学校和专业,一般的大学理工科专业、经济类专业、农医类专业都可以报考。
2物生地选科组合分析
一、物生地学科特性
物理生物地理组合中,物理是强理科组合,生物属于传统理科,地理学习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科之间有一定关联度,整体来看是强思维的偏理科组合。
二、物生地适用人群
1、理科思维较好,逻辑思维强的考生;
2、有往医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化学单科成绩不占优势或对化学不感兴趣的考生;
4、目标理工类专业,综合成绩在中上游的考生;
三、物生地优势分析
1、可选择专业范围大:物生地组合专业覆盖率极高,大部分专业都可以报考,在“3+3”模式中覆盖率甚至达到99%。
2、利于学习时间分配:物生地组合中物理需要大量刷题,生物重课本知识,地理的理解性内容较多,理解和背诵相结合,有利于考生学习劳逸结合。
3、学科组合延续性好:三个学科都需要利用理科思维,对考生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有利。
四、物生地劣势分析
1、学习有一定难度:物生地组合需要考生理科思维较好,逻辑思维强,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2、部分专业受到限制:要求化学的化学、化工、制药类专业、部分高校医学专业和要求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不能报考,尤其是确定考研意向的考生需注意。
3、赋分影响:从目前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选科人数较多,成绩居于中等的考生赋分不占优势。
五、物生地专业覆盖率
物生地这一组合在“3+3”模式中专业覆盖率99%,“3+1+2“模式中专业覆盖率在87.61%,在两个模式下专业覆盖率都很高。
物生地组合专业覆盖广,大部分专业都可以报考,也可以选择医学、生物、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不能选择的专业基本为历史类、政治学类专业,如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等。

以上就是三涯网为大家带来的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江苏新高考物生地组合好吗?”相关推荐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组合好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组合好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组合好 只有对于你自身情况来说最好的是哪个,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优劣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 学科特性分析: 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 由上图可知,物化生连成的三角形中均为

2024-01-14 09:29:43
高考物生地组合怎么样
高考物生地组合怎么样

高考物生地组合怎么样 好。 1、可选择专业范围广:物生地组合专业覆盖率极高,大部分专业都可以报考。 2、学习时间分配合理:物生地组合中物理需要大量刷题,生物重课本知识,地理的理解性内容较多,理解和背诵相结合,有利于考生学习劳逸结合。 2024年高考选物生地可以学计算机吗? 当然可以了。计算机专业属于工科大类下的,在2023年高考前都是要求必选物理。2024年选科改革后,理工农医下大多数专

2023-12-28 21:45:38
物化生这种组合好吗?
物化生这种组合好吗?

高考物化生政史地怎样? 物化政专业覆盖率是96.58%。 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科类学科,政治注重知识记忆和理解,三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学科领域跨度较大。这种组合专业选择面广,专业覆盖率高,同时政治科目的加入也为未来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考生考研和公务员。这种组合选择人数较多,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虽然和物化生相比,学习难度稍微小了一点,但是物理和化学本就是理综里面最难学的两科,有大

2024-01-09 18:48:58
物生地组合可以选哪些专业
物生地组合可以选哪些专业

新高考物生地后悔了 新高考制度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制度,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新高考制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来组合成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如果您已经选择了物理、生物和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但是后悔了,您可以尝试与教育局或者招考部门联系,了解是否可以调整您的科目组合。但请注意,在高考前进行科目调整可能会对您的备考造成影响,所以请仔细考虑后再做出决定。 此外,如果您已经决定

2024-02-07 08:29:27
物化政组合好吗 如何选科
物化政组合好吗 如何选科

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 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如下: 特别说明: 1、根据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统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所以本文分析对“3+1+2”和“3+3”所有省份均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2、本文分析主要适用于2021届新高一及以后的学生。 2024新高考科目分析 1.物理+化学yyds 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其

2024-01-08 22:49:07
2024年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组合有优势吗?
2024年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组合有优势吗?

2024年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组合有优势吗? 2024选物生政组合有优势。 一、学科特性。 物理+生物+政治组合为理科中带文的组合。从学习特点上来说,物理注重理解和思考,政治侧重背诵和理解,生物知识也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整个组合更多偏向思考型特点。 这个组合学习难度一般,想得高分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二、适合人群。 1、物理成绩不错,理科思维较好。 2、物理成绩

2023-12-12 11:32:54
2024高考选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2024高考选物生政组合有优势吗?

2024年甘肃高考政策解读从2024年起实行“3+1+2”模式 从2024年起,甘肃省高考实行“3+1+2”模式,考生选课组合多达12种。从甘肃省教育厅了解到,全省普通高中学校2021级169998名学生已完成12种组合的选课,占比的三种组合分别为:物化生占33.1%,史政地占28.2%,物化地占13.5%。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2024年高考实行

2024-02-10 02:01:23
为什么物化地死亡组合
为什么物化地死亡组合

为什么物化地死亡组合 物化地的死亡组合原因是三个科目是难点学科、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一、三个科目是难点学科: 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公式和概念,涉及太多的知识领域,知识繁多,学习起来极其费力,而且这些知识的考查方式也非常复杂,极难理解,所以考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并且这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运用公式和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

2024-01-03 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