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06:07:24 | 三涯网
![]()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在特定考试内,一位考生对应一个考生号,并与该考生的报考信息相匹配。
考生号,全国统一是14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若考场与考生号不相吻合,则应立即通知监考人员等有关人员,否则可作废成绩。普通高考代码为“1”,第10位是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后面是考生顺序号(流水号)。
考生号的构成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三涯网
1、考试年份:通常是两位数字,用于标识考试的年份。
2、考试类型:一般是字母代表,如G代表高考,K代表中考等。
3、区域代码:一般是四位数字或字母,用于标识考生的所在地区或学校。
4、流水号:一般是五位数字或字母,用于标识考生在该地区或学校的唯一身份。考生号一般由招考机构发放给考生,考生应该妥善保管,以备考试、查分等使用。
考生号和准考证号一样吗
1、考生号和准考证号定义不同: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准考证号是准考证上记录考生考号的编码。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
2、考生号和准考证号的意义不同:考试号用于高考前的艺考、特征和基本信息采集、和体检。准考证号是报名后确定考生身份的唯一编号。
3、考生号和准考证号的作用不同:考生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在试卷以及答题卡规定位置上必须填写准考证号。

“志愿号是指学校录取的所有考生中最大的志愿序号,即该校最低录到了第几志愿。
拓展:
高考96个志愿不是必须填满。
  96个志愿是考生可填报志愿数量的最大数,不是考生必须填满96个志愿,但为了增加录取的概率,建议同学们将志愿填满。
  
 
在已填报96志愿的省份,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具体到“专业+学校”,即一个学校+专业”就是若工个志愿,选择更加准确。
如果要选择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城乡规划、交通工程专业,要填“清华大学+士木工程”、“清华大学+城乡规划”"清华大学+交通工程”,这是二个志愿号。
在这种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被分配到具体专业,不存在专业调剂。但是,这种模式也有降档或打滑的风险。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慎重选择目标院校,尽量把96个志愿都填完因为填的越多,被学校录取的几率就越大。
  高考的意义:
  
 
第一,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为今后找工作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高考最大的意义。众所周知,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场考试,也是决定今后发展轨迹的重要考试,通过高考的选拔可以被各大高校录取,也可以选择喜爱的专业。
第二,通过高考能够检验自己以往的学习成效,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所在。通过高考的检验,也是今后学习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各大高校他们所开设的专业已经十分细,社会分工也非常细。
第三,高考是包括绝大多数人在内,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怎么填?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知道中国制造2025?
图11946年-2012年各国制造业综合指数趋势图
这张图是“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依据由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测算出来的,揭示出各主要工业国制造业强弱水平。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水平与美、日、德三国相比有较大差距,与英、法、韩处于同一水平。鉴于我国制作业面临着很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十年行动纲领。“第一次”三个字正说明这项政策的意义有多大。
图2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的国家战略
同学们填报志愿不能不关注国家政策的导向。一定程度上,国家是依靠政策治国的。政策就是经济发展的指挥棒。不关注国家政策的导向,怎么知道什么行业有前景,什么行业增长衰落呢?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大学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的安排乃至课程设置还处于计划经济的僵化思维之中。我们的大学不能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发展前景及时淘汰过剩专业(关于这个问题,以后我还会详细说明)。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政策所指向的趋势。那么怎么结合《中国制造2025》填好志愿呢?下面,请听我分析。
中国制造2025的内容是什么?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用“一二三四五五十”概括了中国制造2025的内容。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我们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去转变,最终要实现我们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所谓“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所谓“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所谓“四”,就是我们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所谓“五五”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第一个就是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第二个就是强化基础的工程,我们叫强基工程;第三个是智能制造工程;第四个是绿色制造工程;第五个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最后就是以下十个领域,
图3中国制造2025提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
此外,还不能不提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3D打印,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高地。
解读中国制造2025与工学类一级学科的联系
工学大类中哪些一级学科与《中国制造2025》契合呢?我选取了12个一级学科,以供参考。不是说其他工学类一级学科就一定和中国制造2025的内容毫无关系,而是这12个专业与中国制造2025的联系较为紧密。
序号一级学科名称可选就业领域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航天航空装备
2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生物医学工程、航天航空装备
3信息与通信工程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技术
4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集成电路芯片)
5软件工程智能制造
6机械工程智能制造、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生物医学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航空航天装备
7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
8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9交通运输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10农业工程农机装备
1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天航空装备
12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学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航空航天装备
备注:新能源领域,目前本科期间,仅有少数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相关专业。
信息技术类专业前景广阔
以作为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核心的芯片为例,芯片是智能化设备的大脑,没有强大的高端芯片,就没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一年光用在进口芯片上的外汇就超过了2100亿美元,成为单一产品进口最大的用汇领域,甚至超过了整个石油进口所使用的外汇。高端芯片制造能力弱,对我国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形成最大的一个瓶颈。解读中国制造2025,我们发现在工业体系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还渗透到《中国制造2025》每一个重大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之中,其他工学类学科也与信息技术存在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建设制造业强国过程中,信息技术类学科将大有用武之地。
信息领域主要的一级学科共有4个,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认为这四个学科的相关专业应该成为理科考生关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想读信息技术类专业,选择“两邮两电”也是较好的选择。两邮两电指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在成都,简称“成电”,“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西安,简称“西电”)、北京邮电大学(在北京,简称“北邮”)、南京邮电大学(在南京,简称“南邮”)。
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两电一邮”结果
学科序号学科名称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排名
电子科大西电北邮南邮
809电子科学与技术A+A+A-B+
810信息与通信工程A+AA+B+
811控制科学与工程BB+B-B+
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A-AB-
这四所高校,在教育部信息技术类学科评估排名中名列前茅。“两邮两电”是中国IT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信息技术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大家要参考的学科排名数据最好要以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准。这次评估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该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比网络上某某排名要可信的多。我也要给家长朋友提一个小建议:尽量采用官方数据做参考。教育部等官方机构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具有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是一般的商业网站所不具备的优势。
高端装备制造需要相关工程技术类学科大力支撑
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我国到现在还不掌握。所以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我们要通过“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组织实施,促使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明显的突破,来引领和带动整个新一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发展离不开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和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农业工程等学科的支持。
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内容的解读,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你的孩子也许上不了一个名校,但是选择与上面表格中一级学科有关的专业、特别是表格中排名靠前的学科专业,对未来成才就业也是一大利好。
如果你的孩子能上名校,选择这些一级学科相关专业也是好的选择,这些学科符合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契合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高考考生号与高考准考证号有什么区别,考生号是报名序号吗 考生号与准考证号在高考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在定义、意义、作用和位数上存在差异。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规则为每位考生分配的唯一编号,主要在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和录取等过程中使用。它由14位数字构成,与考生学籍相关联,是考生报名后产生的档案编号。 而准考证号则是考生参加高考时,通过县(市、区)
                艺术类高考考生号是什么 艺术类考生号和准考证号是各市高考报名结束后,将报名信息数据上报到省高招办,经汇总后统一生成的编号。考生的报名号、考生号、准考证号都是唯一的 考生除了在省内有10位准考证号外,还有全国统一的14位考生号,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时,要求输入14位考号,其构成是 1、第1、2位为年度代码 2、第3、4位为省市代码 3、第5、6、
                高考报名号是什么 高考报名号是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在报名时获取的独特编号,它是考生身份的唯一标识。这个号码包含了考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考试相关信息,如考生所在省份及报名序号等,有助于教育部门管理考生数据。在填写高考报名表格时,考生会被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号码,这个号码在整个高考过程中至关重要,从报名阶段到最终录取都离不开它。考生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高考报名号,以便在查询成绩、参加复试或进行志愿调剂等
                高考报名号是什么,准考证上的序号还是 考生的报名号是高考报名期间使用的编号;考生号和准考证号是各市高考报名结束后,将报名信息数据上报到广西招生考试院,经汇总后统一生成的编号。 考生的报名号、考生号、准考证号都是唯一的,且3 个编号都是同一考生的编号。 考生除了在省内有10位准考证号外,还有全国统一的14位考生号,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时,要求输入14位考号,其构成是: 1、
                志愿填报考生号是什么意思? 志愿填报考生号是准考证上的考生号。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 考生号是在考生报名后,在考籍号基础上产生的。考生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准考证号以县(市、区)为单位通过计算机随机编排产生,为考生参加高考时标志考试座位的编号
                高考报名序号是什么 高考网上报考的报名号就是高考报名号。 高考按地区组织念碧的,高考号也培模是按地区划分,所以前面的几位数字是代表地区的,依次代表省,市,县(地区),学校,最后4位是那个地区的学生每人一个编号,高考报名号全国统一都仔中举是14位数,高考报名序号是指你提交上来的高考报名顺序及高考方面的流程。 注意:高考报名不是准考证号,两者是有区别的。 高考报名序号忘记了,怎么查找?急!!
                高考网上报名时的账号是什么账号?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账号和密码一般都是由班主任发给考生的,账号是报考序号,初始密码一般是身份证号的后六位数字。因此,考生在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修改密码(一定要谨记自己的账号和修改后的密码,切记要保管好,谨防被盗或者忘记,找回密码挺麻烦的)。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都会有被他人篡改和被学校偷填的新闻出现,为了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考生一定要保
                河南高考报名平台登录入口在哪儿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怎么登录河南考生服务平台登录入口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怎么登录河南考生服务平台登录入口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怎么登录1、网页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 2、进入平台后,打开“收件箱”的“个人信息”,查询本人考点信息
2025-02-27 12:47:57
2025-01-20 18:02:06
2025-02-19 20:47:29
2025-02-13 15:22:45
2024-11-15 23:00:39
2024-03-06 1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