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

2024-10-15 22:03:40 | 三涯网

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

青海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青海高考加分政策:

1.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增加10分投档;

2. 烈士子女,增加20分投档;

3. 对连续在牧区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和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其户口在当地、从小学到高中全过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条件者,增加10分投档。其中对玉树、果洛州从初中一年级起至高中毕业一直在当地就读,父母在当地工作10年以上、现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增加20分投档;

4. 农牧民独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的,增加10分投档;

5. 公安系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的,增加10分投档。

法律依据:青海市教育局《青海高考加分政策》

第一,对连续在牧区(六州)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和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其户口在当地、从小学到高中全过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条件者,增加10分投档。其中,在玉树州、果洛州从初中一年级起至高中毕业一直在当地就读,父母在当地工作10年以上、现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增加20分。此项加分适用省内外所有高校。 三涯网

第二,对该省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民考汉”考生,小学、初中、高中全过程一直在当地就读、与当地的汉族学生接受了同类教育、参加了同类试题的高考,选报省内院校的,在享受原照顾加分条件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以上加分项目及分值,如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除特殊规定外,只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不累加。

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

关于高考民考汉的问题,请懂的人进来

首先,关于预科的问题。就我所知,如果你分数够了填报志愿的录取线,是不用上预科的。我的母亲是少数,父亲是汉族,但我就没上预科。所谓的预科,是指你不够上分数线,又不想重读,上一年预科,将来进本校会比较方便。
上预科是会比别人晚毕业一年。其实那就等于人家上小学一年级,你上学前班的感觉,肯定会变成下一届。
但是只要你分数够了,是不用上预科的。
关于汉考汉,那要看你户口本上的民族是什么了。汉考汉,民考汉,都要看户口上的民族来决定。
关于加分,我不知道全国是不是统一政策。反正我们那儿的是:你是少数,并且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就是什么自治县、自治区之类的),才加10分。像我这样的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是没分加的,只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这种政策。等到你高考报名的时候,学校老师会询问是否是少数民族的考生,哪怕没有问也不用担心,可以让家长到招办去问一下,但千万不要糊里糊涂的就把名报了,很可惜。
不过如果到时候你分数不够二本也不一定非去上预科不可,还有一些学校有少数民族特招班,上那个就跟别人一届了,而且分数还相对较低。这些等考完报志愿的时候,发下来的填报志愿手册之类的东西上面都有,仔细找找,不是一定上预科不可的。
就这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

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的相关内容。

(4)回族考生(以地、州、市招生办公室审核的名单为准),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5)凡参加汉语言统考并报汉语言招生计划或民考汉招生计划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藏、俄罗斯十一个民族的考生(以下称“民考汉”)(以地、州、市招生办公室审核的名单为准),在录取时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予以照顾:父母双方均为上述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为上述民族者,加10分。
参加民语言统考并报民语言招生计划的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含对“民考汉”已给予照顾的十一个民族)考生(以下统称“汉考民”),在录取时与“民考汉”考生的照顾分值一样对待。
(6)根据《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新教双〔2013〕10号)精神,自2015年起,文科综合科目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考试的双语文科班考生(模式一)只能填报民语言招生计划的学校志愿;其他双语班考生均可填报双语班招生计划的学校志愿,不可填报汉语言、民语言和民考汉招生计划的学校志愿。
填报双语班招生计划的双语班考生在录取时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予以照顾:父母双方均为上述十一个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为上述民族者,加10分。
土族当然应该享受!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新疆高考政策土族高考加分吗”相关推荐
高考边疆加分新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边疆加分新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从2015年实施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将原有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5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

2025-01-06 22:38:06
单列类高考加分政策新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单列类高考加分政策新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新疆2021年高考单列类政策 一般分为单列类考生及单列类专业。单列专业就是学校根据收费或其他特殊要求而单独列出的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 由于单列类考生在录取时是单独投档的,所以录取分数线是与普通考生不一样的。每个学校的普通专业和单列专业都是分开招生,互不调剂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不相同的,单列类专业都是学费较高的合作办学专业或者录取时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软件类专业,地矿类专业,农林类专业,免费师范类

2024-12-31 15:55:26
高考土家族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土家族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土家族加分政策有哪些 土家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需要提交:身份证明、籍贯证明、鉴定证明。 1、身份证明:身份证明是证明您是土家族的有效凭证,包括户口本、身份证、军人证或者其他证件。 2、籍贯证明:籍贯证明是证明您是土家族的证明文件,包括出生证明、采集口头证明、由人民政府办理的如民政局提供的水印档案证明、公民身份证上注明的民族等。 3、鉴定证明:鉴定证明可以进一步证明您是土家族,需要由

2024-12-27 04:37:50
高考区域加分政策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区域加分政策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贫困县的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贫困县所谓的高考加分政策是指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一般来说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考生,具有填报专项计划的资格:1、高考报名时具有国贫专项计划中当地省份所属困难县户口且连续满六年。2、具有户口所在县高中三年学籍(在户口所在县实际就读,

2024-12-15 12:54:16
新疆高考加分政策分数不重加吗
新疆高考加分政策分数不重加吗

广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也可以增加20分,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广西成人高考加分是不可以叠加的,考生既年满25周岁又是少数民族,只能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一、增加20分。加20分—惠及范围最广,受惠人群最多 ①年龄加分。在广西成人高考中,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这个加分政策大部分考生都可以享受,但值得注

2024-10-28 19:20:28
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新闻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新闻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西昌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符合四川省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具体加分情况如下: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4-12-03 16:10:39
高考边境加分政策表格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边境加分政策表格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在教育部本次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表示“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最高加分为20分,各省各有不同。 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

2024-12-07 12:47:50
满族高考加分政策吗
满族高考加分政策吗

满族高考加分政策吗 满族高考加分。 资料扩展: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

2024-10-23 0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