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

2024-11-02 22:09:34 | 三涯网

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三涯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

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

在海南参加高考,对于外省户籍的孩子,可以按照“3个6、2个12”的政策来申请学籍。首先,需要满足“3个6”的条件,具体包括:

一、个人及其法定监护人需在海南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且连续居住满六年。

二、从初一到高三年级,考生需在海南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就读六年,同时毕业于海南普通高中。

三、法定监护人在海南必须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在海南参加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对于灵活就业者,需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满六年。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考生即可在海南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报考批次限制,这被称为“异地高考3个6报考条件”。接下来是“2个12”的政策,其要求如下:

一、考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需在海南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就读满十二年,同时毕业于海南普通高中。

二、考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需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且就读期间连续居住满十二年,同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必须有合法稳定的职业。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考生即可在海南报名参加高考,同样不受报考批次限制,被称为“异地高考2个12报考条件”。以上政策为外省户籍孩子在海南参加高考提供了明确的路径和要求。

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

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海南省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是什么?

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海南省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符合条件的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在海南省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报考批次的限制。具体条件为: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并且连续居住满6年;本人从初一到高三年级在海南省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海南省就读6年,同时在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参加了海南省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需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社会保险)满6年。

第二种情况,符合条件的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在海南省报名参加高考并报考本科第三批及高职专科学校。具体条件为: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并且连续居住3年以上(含3年)不满6年;本人在初中阶段在海南省学校就读并毕业,参加了海南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并取得了海南省高级中等教育学籍,连续在海南省就读满3年,同时在海南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参加了海南省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需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社会保险)3年以上(含3年)不满6年。

第三种情况,符合条件的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在海南省报名参加高考并报考本省的高职专科学校。具体条件为: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本人在海南省有高级中等教育就读经历,并取得了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证书;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

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三涯网

2024海南高考报名费是多少钱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海南高考报名费是多少钱的相关内容。

报名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每人每科须缴纳文化课考试费38元,报考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的另缴纳艺术类专业考试费160元,报考体育类专业全省统考的另缴纳体育类专业考试报名费160元。海南高考报名收费标准接着往下看吧。
2024海南高考报名费多少
根据琼价费管〔2013〕775号和琼发改收费〔2009〕1272号文件规定,报名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每人每科须缴纳文化课考试费38元,报考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的另缴纳艺术类专业考试费160元,报考体育类专业全省统考的另缴纳体育类专业考试报名费160元。

此外,报名参加海南体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文化课考试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以省考试局发布的通知为准)登录我省高考报名系统缴纳体育单招文化课统一考试报名费每人每科38元。
2024海南高考报名费需要如何上交
1.网上支付。考生在高考报名系统上选择在线缴费,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进行缴费。
2.银行柜台支付。考生可以去指定的银行柜台缴纳高考报名费用。

3.ATM自助缴费。考生可以通过ATM机进行缴费,通常需要准备好银行卡和高考报名信息。
4.网银转账。考生可以通过网银进行转账,通常需要准备好银行卡和相关账户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缴纳高考报名费用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缴费截止日期进行缴纳,否则将视为自动放弃高考资格。同时,在缴纳高考报名费用时,考生要正确填写高考报名信息,以免影响报名信息的准确性。
考生在进行缴费前需要仔细阅读高考报名指南,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缴费。若有任何质疑或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

以上就是三涯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拥有海南高考学籍”相关推荐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根据上海高考政策,孩子是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上海高中教育质量比安徽高,各种机会也多,孩子能收到更好的教育。建议让孩子在上海上寄宿制高中,在上海参加高考。 上海高考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 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含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2.符合

2024-11-23 18:35:13
湖南省户籍但学籍在外省如何高考报名
湖南省户籍但学籍在外省如何高考报名

湖南省户籍但学籍在外省如何高考报名 对于湖南省户籍,但在外省有学籍的考生来说,高考报名存在两种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在户籍所在地报名,或者选择在学籍所在地完成这一过程。 若决定在户籍所在地报名,考生需要准备户口簿、身份证等关键文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而选择学籍所在地报名,则需要准备学籍证明和身份证等相关文件,同样确保信息的完整与真实性。无论选择哪一方作为报名地,考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高考

2024-11-12 13:35:19
已经辍学没有学籍如何参加高考
已经辍学没有学籍如何参加高考

已经辍学没有学籍如何参加高考 回到户籍所在地在每年的12初到定点高考招生办报名具体是带身份证户口本再到当地教育局开个高中毕业证(一般很容易)或者让你所在单位开证明然后拍照领取考生证等着6月6号和他们一起考 高二辍学没学籍怎么参加高考怎么报名? 您好没有学籍和档案并想参加高考的人员,可以以社会考生名义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考。社会考生就是指非在校高中生之外的人士,包括在职员工,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

2024-11-23 04:09:53
如何回原籍参加高考?
如何回原籍参加高考?

如何回原籍参加高考? 对于外地生和转学生来说,参加高考的一项重要问题便是如何回自己的原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租房居住 对于有经济条件的学生来说,租房居住是回原籍参加高考的最方便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学生频繁的在城市之间迁移,也保证了学生得到良好的休息环境和食宿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租房居住时一定要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交通便利。 2.租用旅店

2024-10-20 22:43:00
港籍学生高考如何加分?
港籍学生高考如何加分?

港籍学生高考如何加分? 首先,考生必须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才能享受加分政策。 其次,加分的幅度一般为5至20分,但也有可能因省份或学校不同而有所变化 港澳台学生高考政策如下: 港澳台学生在大陆高考有加分,可以根据高和蚂考加分政策加10分。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十子女,都有增加10分的政策。 相关法规:国家教委关于

2024-10-22 21:00:35
大学学籍是如何办理的,与高中学籍有关联吗
大学学籍是如何办理的,与高中学籍有关联吗

大学学籍是如何办理的,与高中学籍有关联吗 我仔细的阅读了你提出来的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首先,大学的学籍,是在你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之后,拿着录取通知书,按照规定的时间取大学报道后,大学就会为你生成学籍档案。以记录你的大学学习情况。它对你的毕业、授位等非常重要。 再者,大学的学籍与高中的学籍没有太大的关联。高中的学籍只是记载了你的高中的学习等各方面在校情况。它与你的大学学籍没有任何关系,它

2024-08-23 09:14:03
无学籍学生如何高考报名
无学籍学生如何高考报名

没有高中学籍是否可以报高考 没有高中学籍是可以参加高考的,但是需要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 根据教育部高考报名的规定,没有高中毕业证和学籍是不影响你高考的,只是参加高考时你的身份不是应届毕业生而是社会考生。社会考生需要在户籍所在地或者符合报考规定的其他地方报名参加高考。 在报名时,你需要填写同等学历证明,以证明你已经具备了同等高中毕业的学力水平。同时,你还需要满足其他报考条件,如年龄

2024-11-21 13:19:58
深圳户籍外地学籍如何参加深圳高考?
深圳户籍外地学籍如何参加深圳高考?

深圳户籍外地学籍如何参加深圳高考? 可以的。深户考生可以回深圳的社会报名点报名高考。 深圳户籍在外地就读高中的应届学生应准备的材料为: 第二代身份证 、户口簿(均为原件及复印件)、就读学校开具的在校生证明、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证书复印件或毕业会考成绩单复印件。按文件要求,户籍在本省,但在外省工作的职工及职工子女,一律回本省考试,不得在外省借考。 往届生 应准备的材料为:二代身份证、

2024-11-05 23: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