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09:19:31 | 三涯网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
|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 020101 | 经济学 | |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
| 050201 | 英语 | |
| 08020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080207 | 车辆工程 | |
| 080405 | 金属材料工程 | |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080803T | 机器人工程 | |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080902 | 软件工程 | |
| 081001 | 土木工程 | |
| 082502 | 环境工程 | |
| 082702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 090502 | 园林 | |
| 100201K | 临床医学 | |
| 101101 | 护理学 | |
| 120202 | 市场营销 | |
| 120203K | 会计学 | |
| 410202 | 园林技术 | |
| 420809 | 水净化与安全技术 | |
| 430302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 | |
| 440102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 440106 | 建筑室内设计 | |
| 440105 | 风景园林设计 | |
| 440301 | 建筑工程技术 | |
| 440404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
| 440502 | 建设工程管理 | |
| 460103 | 数控技术 | |
| 46030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 460306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 460303 | 智能控制技术 | |
| 460305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 460609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
| 500211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 460702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 470201 | 应用化工技术 | |
| 490208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
| 500606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 510101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 510107 | 汽车智能技术 | |
| 510102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 5102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 510203 | 软件技术 | |
| 510215 | 动漫制作技术 | |
| 520201 | 护理 | |
| 520202 | 助产 | |
| 520601 | 康复治疗技术 | |
| 530706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
| 550101 | 艺术设计 | |
| 570101K | 早期教育 | |
| 430501 |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 |
| 440302 |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 | |
| 440501 | 工程造价 | |
| 460104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 490101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
| 500201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
| 510108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
| 510205 | 大数据技术 | |
| 510206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
| 510207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
| 510208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
| 510209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
| 510301 | 现代通信技术 | |
| 520410 | 中药学 | |
| 520501 | 医学检验技术 | |
| 520502 | 医学影像技术 | |
| 530301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
| 530302 | 大数据与会计 | |
| 530605 | 市场营销 | |
| 530701 | 电子商务 | |
| 530704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
| 530802 | 现代物流管理 | |
| 540101 | 旅游管理 | |
| 540106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
| 550201 | 音乐表演 | |
| 570102K | 学前教育 | |
| 570103K | 小学教育 | |
| 570104K | 小学语文教育 | |
| 570106K | 小学英语教育 | |
| 570108K | 音乐教育 | |
| 570110K | 体育教育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豫西师范学校(始建于1946年)、三门峡工学院(始建于1996年)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86年)合并基础上成立的一所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实施业务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现有应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食品园林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信息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师范学院、医护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公共教学部、基础部2个教学部。另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1个,现有专兼职教师9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1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70人,双师素质教师38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职教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等30余人。现有各类在校生3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成人教育和电大在校生11000余人。
学院目前已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其中天鹅湖校区占地1400亩,灵凤湖校区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开设66个招生专业,涉及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等专业门类,已经形成以工科为主,理、经、文、管、教育、艺术、医学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教育部认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5年,三门峡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依托我院教育资源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目前拥有10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400余人。
学院目前是河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河南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先后获得国家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等百余项殊荣,办学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长期以来,学院把“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作为价值追求,提出了“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树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管理治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努力实现高职国家‘双高’建设目标”“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两大目标任务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将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条工作主线,加快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目前在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涵盖各专业门类的实验实训室130余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并建成“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4个研究所(中心)、三门峡市众创空间暨创业孵化基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办学、培育校企合作育人环境,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多方合作、产教研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院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市政府携手成立了三门峡市大数据中心、三门峡市创业孵化基地、三门峡市众创空间等。
学院以国家高职双高标准建设和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按照“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积极而稳妥地推行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开展“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学生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贷助补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覆盖面约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达6000元/生/年。同时,学院还设有“自强之星”等多项奖学金和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所院校和机构开展校际合作和交流,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合作共建黄河学院和泰语言文化中心,通过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三门峡市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三涯网
2025-02-19 20:47:29
2025-04-17 17:37:13
2023-04-21 14:28:39
2025-02-07 13:44:35
2024-03-06 15:22:12
2025-02-24 15:27:26